開州:預算績效管理加力提效
一是機構高規格。設立隸屬區財政局管理的正處級參公事業單位區財政績效評價和集中收付中心,內設8個科室,人員編制38名,其中處級領導職數1正3副、科級領導職數8正16副。
二是制度一體化。探索建立包括事前評估、目標設置、過程監控、績效評價、結果運用的全鏈條預算績效管理保障機制。重大政策、項目決策前實施績效評估,評估結果作為申請預算的必要條件。預算編制時審核績效目標,未設目標的項目不安排預算。預算執行中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實行“雙監控”。資金使用后開展績效評價,將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政策調整掛鉤。
三是實施三步走。2020年、2021年、2022年起,分別對所有扶貧專項資金和不低于50%的財政資金新安排50萬元以上(含50萬元)項目、所有財政資金新安排50萬元以上(含50萬元)項目、所有財政資金新安排項目實施績效管理。今年來糾正績效動態監控系統370余條項目預警信息,涉及單位近40個。
四是效果實打實。項目單位自評、財政重點評審、部門整體評價相結合,逐步實現管理層次從項目資金到支出政策、再到部門整體,管理方式從單一績效評價到績效目標管理、再到全過程績效監控,管理范圍從個別項目資金到覆蓋所有重點項目、再到所有一般公共預算,結果應用從向政府報告、提交人代會,到與預算掛鉤、向社會公開。2018年至2019年績效評價民生類、發展類資金49.8億元,收回沉墊資金5.9億元。今年被國家扶貧辦確定為全國兩個財政扶貧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示范區縣之一。(開州區財政局李中述)